水浒传成书经历了三个阶段(水浒传的成书的经过)

导读 水浒》成书过程漫长,由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(甚至明中叶),长达二三百年(或四百年)。无数作者参与了“水浒”故事的创作,施耐庵、罗贯中

水浒》成书过程漫长,由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(甚至明中叶),长达二三百年(或四百年)。

无数作者参与了“水浒”故事的创作,施耐庵、罗贯中是其写定者。

小说既有历史根据,也有民间传说成分,写定者的创作之劳更是功不可没。

据《东都事略》《三朝北盟会编》《宋史》等文献记载,宋江三十六人于北宋宣和年间起义,活动于河北、山东、苏北一带,后为张叔夜逼降,改编成官军,参加了征讨方腊的战役。

宋江起义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情况:南宋罗烨《醉翁谈录》中有《青面兽》《花和尚》《武行者》《石头孙立》等说话篇目;南宋画家龚开撰有《宋江三十六人赞》;元初话本《大宋宣和遗事》中载有“水浒”故事;元末明初人施耐庵、罗贯中将相对粗糙的原始传说及早期作品进行整合、再创作。

由于他们的参与,才使一部民间作品升格为不朽的文学巨著。

施、罗的写定之功是不容低估的。

(还有学者认为,《水浒》最后写定时间为明嘉靖年间,出于无名作者之手。

) 历史上的“宋江三十六人”与小说中的宋江义军差距很大,我认为《水浒》一书的素材不仅来自历史上的宋江起义,还吸收了其他农民起义史料,其中包括南宋初年的洞庭湖钟相、杨幺起义史料。

《水浒传》一书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传说为框架,吸收了大量农民战争、民族战争素材,三百年间经无数市井民众、民间艺人、下层文人的传诵、创写,最终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