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岁钱的来历故事

压岁钱的来历

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而压岁钱则是春节期间孩子们最期待的一部分。关于压岁钱的由来,有一个流传久远的美丽传说。

相传在很久以前,有一种叫做“祟”的小妖精,每到除夕夜就会悄悄溜进人家的屋子里,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额头。被它碰到的孩子会发烧生病,甚至变成傻子。因此,家家户户都非常害怕这个妖怪。有一对老夫妻,他们唯一的儿子年幼可爱,但父母担心他会受到“祟”的侵害。于是,他们在除夕夜守在孩子身边,用红纸包上铜钱,放在孩子的枕头旁边。到了半夜,“祟”果然出现了,当它靠近孩子时,那枚红纸包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,把“祟”吓得仓皇逃走。从此以后,人们纷纷效仿这一做法,用红色包裹铜钱,称为“压祟钱”,寓意驱赶邪祟,保护孩子平安健康。

后来,随着时代的变迁,“压祟钱”逐渐演变为“压岁钱”。不仅是为了驱邪避凶,更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,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、健康成长。如今,压岁钱已不再只是铜钱,而是变成了各种面值的现金或礼物,但它所承载的亲情与祝福却始终未变。

压岁钱的故事告诉我们,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智慧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这份温暖的习俗都会一代代传承下去,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。